牙齒矯正的問題,歡迎聯絡我矯正諮詢

矯正牙齒的過程中,戴牙套可以潛水嗎?答案是可以,但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家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今年(2021)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無法出國旅遊,國內旅行也跟著興盛起來。中秋連假期間,墾丁更是擠滿了人潮,許多到墾丁的遊客,都是為了參與水上活動

矯正過程中可以潛水嗎?

黃淳逸醫師

可以的,只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接觸到潛水這項活動,也大約在同時開始接受矯正治療,因此曾有過類似的疑問。目前我戴過透明牙套與矯正器,都可以正常地進行潛水這項活動,只是有些地方要注意。今天的文章要跟大家分享在矯正牙齒的過程中,進行潛水活動時要注意的地方。

黃淳逸醫師

我除了牙醫師的身份,也是PADI潛水教練

目錄

矯正牙齒的過程中可以潛水,但是有些情況應該避免

除了自身經驗外,也有不少喜歡潛水的朋友在進行矯正牙齒的過程中,有過潛水的經驗。簡單來說,矯正牙齒的過程中是可以正常進行潛水這項活動的,只是有些情況下建議應該避免。

  • ①剛進行矯正拔牙後
  • ②後牙酸痛的情況下

剛進行矯正拔牙後

一般來說,拔牙的傷口大約需要2週到1個月的時間才會完全癒合,如果在傷口還不穩定的時候進到海中,海水中的成分比較複雜,微生物與細菌都很多,可能會導致拔牙傷口受到感染。就算很喜歡潛水,或是把潛水當作工作的人(例如潛水教練),也應該避免在拔牙後馬上下水。

後牙酸痛的情況下

喜歡潛水的大家,隨著下潛的時間拉長,應該都有過牙齒及口腔周邊肌肉酸痛的經驗。尤其是對潛水比較不熟悉的人,可能會因為緊張或是怕調節器浸水,而用過大的力量咬住咬嘴。

通常在剛開始矯正牙齒的前1-2週,或是回診進行微調的2-3天,牙齒會處於比較痠軟無力的狀態。如果在後牙酸痛的情況下,進行潛水活動的話。潛水中可能會為了固定咬嘴,出力咬緊而讓牙齒更加酸痛不適。

矯正牙齒時,潛水活動需要注意的2個地方

潛水與矯正牙齒的療程並不會互相影響,或許有人會擔心水壓變化造成的牙齒疼痛等等,其實不用太擔心。矯正過程中的牙齒仍然是健康的牙齒,可以正常地調節壓力的變化,並不會產生劇烈的疼痛反應。

但是蛀牙或是神經受到感染的牙齒,可能會對壓力的變化比較敏感,甚至產生氣壓性牙痛

潛水活動要注意的地方有2

  • ①二級頭咬嘴的固定
  • ②矯正裝置不要弄丟

二級頭咬嘴的固定

我有過使用透明牙套矯正器2種不同矯正裝置期間潛水的經驗。當我的潛水技巧還不是很熟練的時候,最容易太用力的地方就是嘴巴,因為很害怕用來呼吸的二級頭脫離,而無意識地用力咬緊

配戴透明牙套的情況,會因為有額外一片塑膠位在二級頭與牙齒之間,減少了摩擦力。我曾經因為害怕無法固定,而更用力地咬緊。然而隨著潛水經驗的增加,慢慢知道二級頭是不用出力咬住的,牙齒只需要輕輕地靠在咬嘴上固定即可

對於潛水的新手來說,透明牙套可能會增加潛水的緊張程度,也可以考慮在潛水的過程中先暫時移除。一般情況下潛的時間只有30-45分鐘,並不會對治療的進度產生太大的影響,只要記得上岸時再重新戴上即可。

矯正器的矯正治療,對於潛水活動比較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要注意咬嘴太用力固定的話,或是太用力吸氣的情況下,矯正器與口腔黏膜會有過多的接觸,容易造成口腔粘膜的受傷與疼痛

矯正裝置不要弄丟

此外,潛水活動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弄丟自己的矯正裝置。如果是黏在牙齒上的矯正器,就不會有弄丟的擔心。但是透明牙套是可以拿上拿下的,加上潛水過程中有許多裝備要整理,不熟悉的話很容易手忙腳亂,弄丟東西。

喜歡潛水的人,大部分也會喜歡搭船去潛水,稱為「船潛」。而在船潛的過程中,通常會在船上吃一些水果點心,甚至也有中餐都在船上解決的情況,如果為了吃東西把透明牙套拆下來,卻沒有妥善收好,就很有可能會弄丟。

為什麼成為PADI潛水教練

黃淳逸醫師

這邊分享個人經歷,給喜歡潛水的同好參考

做好準備才能安心出遊

今年(2021)清明連假安排了綠島的潛水旅遊,沒想到在出發前發生了太魯閣意外,影響了一行人的心情。在抵達綠島前又陸續聽到潛水意外事故身亡的案例,真是讓人心情跌到谷底,整個假期有多起溺水事故。

台灣是一個自然資源很豐富的小島,有山有海,雖然不能出國,國內的旅遊景點也很多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接觸潛水,但是潛水的危險性其實很高,需要熟悉當地環境的教練帶領,自己也要做足準備才能減少意外的發生。

這邊要分享一下自己學潛水的經驗,以及最後考潛水長(Dive Master)與潛水教練(Dive instructor)的原因。

休閒潛水仍然有一定危險性

2015年第一次接觸潛水這個運動時,只是單純的跟朋友一起去玩,順便考個執照,當時的教練也沒有特別要求游泳能力,甚至說不會游泳也可以通過測驗,我就糊裡糊塗的拿到了第一張潛水執照。

潛水是一個很需要夥伴才能安全進行的運動,每次下水至少都要兩個人以上,並且兩兩配對為潛伴確保彼此的安全。因為當時一起去學潛水的朋友沒有繼續潛水的計畫,我也就成為了潛水孤兒。

雖然潛水中斷了一段時間,但喜歡潛水的心情並沒有改變。也利用這段時間在網路上閱讀潛水相關的知識,才發現潛水其實屬於極限運動,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意外。

總是想追求更多

一般來說,休閒潛水只需要考一張開放水域潛水執照(OW)就可以到處旅行。如果想要挑戰比較有難度的潛點,則可以再考一張進階水域潛水(AOW)的執照,就有資格參與大部分休閒潛水可以到達的地方,包含深潛、夜潛、船潛等等。

但是我想追求更多,目的是可以增加自己的潛水技巧,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也可以幫忙照料一起潛水的夥伴。因此又額外上了救援潛水(Rescue),學習潛水意外發生時可以如何協助救援,爭取救命黃金時間,以及潛水長(Dive Master)的課程,更進一步了解潛水產業。潛水教練(Dive instructor)則是學會指導學員的技巧,讓彼此的潛水體驗都更好。

想要把台灣的美好推廣到全世界

一直覺得潛水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在海底靜靜地呼吸,會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大自然的美。如果因為不謹慎而產生意外,或者因為不在乎而造成環境破壞,真的會很難過。

成為PADI潛水教練後,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可以能夠自保安全,也可以幫忙留意潛伴的安全,減少潛水意外的發生。觀察到這幾年潛水員們用心維護環境後,墾丁海底的垃圾少了許多,去年(2020)也參加淨灘淨海的活動,希望自己也能盡一份心力,一起守護台灣美麗的大海。

總結

潛水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可以完全沈浸在大海中。不會有吵雜的談話聲,只會聽到自己的呼吸聲,習慣的話能夠非常放鬆。對於喜歡潛水的人來說,可能會擔心矯正牙齒的過程是否能從事潛水活動,答案其實是可以的,只是要避免拔牙傷口還沒癒合以及後牙酸痛等狀況。

很多人在體驗潛水後,發現了新的世界,從此愛上潛水。接受矯正治療也會有類似的體驗,隨著牙齒移動,讓咬合關係變得更好以後,就會發現更健康的自己。也可能因為自己的笑容展現而更有自信,能有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歡迎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