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大家都希望矯正後牙齒的位置可以維持不變,如果可以不用配戴維持器那又更好了。
[st-kaiwa3]如果不戴維持器,會變回治療前的樣子嗎?[/st-kaiwa3]
如同之前的文章介紹,維持的研究並不好做,主要跟患者的回診配合度有關。在主動治療牙齒移動期間,患者通常願意每個月回診進行調整,希望可以趕快把牙齒排整齊。但是治療完成後,還願意配合回診的就比較少了。
今天要分享一篇2006年刊登在《歐洲矯正學會期刊》(Eur. J. Orthod.)的研究[1],比較深咬(deep bite)患者在矯正治療後,治療結果維持的狀況,最久的追蹤時間長達11年。
[st_toc]
深咬對齒列的影響與容易復發的現象
深咬是不正咬合的一種,當上下排牙齒的垂直覆蓋量超過4mm,就被會認為有深咬的問題。深咬的患者較容易造成下排門牙的齒列擁擠。
[st-postgroup id=”1176″ rank=””]
容易造成下排門牙擁擠的原因之一,與上排門牙的結構或位置有關。深咬的患者,下排門牙會接觸到上排門牙較為肥厚的部分,相對減少了下排門牙可以排列的空間。下排門牙少了可以排列的空間,就容易擁擠在一起。
1990年代的研究[2],認為咬合深度的改變,在矯正治療後很容易復發。其中有提到容易復發的條件,例如上下門牙角度大於140度,會比較不穩定等,雖然有觀察到某些條件與復發的關聯性,但是並沒有研究明確指出容易復發的原因,或是如何避免復發。
深咬治療後的長期追蹤
瑞典的團隊分享了深咬治療後長期追蹤的結果,追蹤時間最久的有11年。為了比較深咬是不是真的比較容易造成復發,實驗設計一組對照組進行比較。
①實驗組:深咬患者30人,進行矯正治療
②對照組:正常咬合32人,沒有進行治療
實驗組大多是透過矯正器的方式進行矯正治療,部分也有透過功能性裝置改善深咬,都是在沒有拔牙的情況下進行治療。
對照組的患者是正常咬合的情況,沒有矯正治療的介入。只有在一樣的時間回診檢查,並記錄咬合狀況與測顱分析。
實驗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時間點:
①T1:矯正治療前
②T2:矯正治療後
③T3:2年左右的維持器
④T4:治療後8-11年
實驗結果發現矯正治療後還算穩定
這些深咬的患者,在沒有拔牙下進行矯正治療,平均花費的矯正時間大約是2年左右。治療後分為以下4種不同的維持方式,其中就算是有配戴維持器的組別,也僅配戴2年左右。
①上顎金屬維持器+下顎固定維持器
②上顎金屬維持器+下顎沒有維持器
③上顎沒有維持器+下顎固定維持器
④上下都沒有維持器
文章中並沒有特別說明比較這樣設計維持方式的理由,或許跟醫師的治療理念有關。
文章中將實驗組與對照組不同時期的記錄做成表格,而比較關鍵的兩個結論如下:
①深咬患者在治療後的長期追蹤,咬合深度會復發,增加0.8mm左右
②沒有接受矯正治療的組別,前牙變擁擠的情況較明顯,減少1.8mm空間(實驗組僅0.9mm)
總結
大家都知道矯正後的維持非常重要,但是牙齒不太可能永遠都固定在同樣的位置。垂直高度的變化,例如深咬的改善,就是屬於比較容易復發的類型。
瑞典的研究團隊進行長達11年的追蹤,發現治療後的咬合的垂直覆蓋量平均會恢復0.8mm左右,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且可喜的是前牙擁擠的情況甚至會比對照組輕微。
[st_af id=”2284″]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