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場的演講,提到一人公司這本書,但用不同的方式詮釋,即使自己還是受僱者,也可以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來經營,用經營者的思維對待自己的工作,可以更客觀積極。一人公司的作者Paul Jarvis在2019年出版這本書,同年度就有繁體中文版問世,我也在出版當週購入並讀完這本書,當時還沒有寫心得的習慣,只有寫一下些書中筆記。印象很深刻的是,與傳統企業追求規模成長相反,這本書推崇的目標是追求更好而不是更大,我們應該致力於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而不是盲目追求永無止盡的慾望。
從一個顧客開始
書中提到鑽研自己的專業,來達到更高效的產出,縮短工作時間達到一樣的收入。首先要知道多少收入對自己是足夠的,並設定目標,一但累積到足夠的收入,就把剩餘的時間用在享受生活。一般來說在事業步入軌道後,會想要趁勢成長,不得不擴大企業規模, 然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提升,會伴隨而來許多煩惱,需要照顧更多員工,責任更重了,因此一人公司刻意維持在小規模,享受更多自由的時間。
想要自由的運用時間,自由工作者是很多人的首選,然而自由工作者是拿時間換取金錢,在診所工作的我也是,雖然可以自由的安排看診時間,但是不工作就拿不到薪水的本質是一樣的。一人公司比較像是創業,利用系統、自動化的形式,創造出一個在工作時間之外還能產生收入的事業,現在很流行的線上課程就是其中一種。開發的過程中很辛苦,但更困難的是踏出第一步,作者建議我們,不要考慮太多必需品,只要找到第一位願意付費的客戶,然後開始服務這位客戶,就能開始創業,不斷的重複這個步驟,進行修正,在必要的情況下才投入更多資源。
打造自己的事業
研究指出標普五百的企業平均壽命是15年,如同曇花一現,追求快速成長的公司很容易在快速膨脹後,沒辦法維持原有的動能,便迅速凋亡了。放眼全球百年以上的企業,約有90%是日本公司,日本的職人精神追求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成為難以被取代的存在。
一人公司的作者強調,致力於讓現有客戶獲得更多更好的結果,而不是持續開發新客戶。開發新客戶比起保留現有客戶,需要五倍的成本,然而研究發現,許多企業都還是致力於開發新客戶。對我來說,每一位患者都是很重要的,工作以來一直很感謝願意相信我的患者們,沒有因為我年輕而離去,我也要自己透過不斷的學習,努力帶給患者們更好的治療結果。
追求更好的品質
牙醫是一個很受時間限制的工作,一次只能服務一位患者,既有的流程再優化也需要一定時間,我有空的時候就會想,有什麼方法可以利用牙科的專業,又可以同時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目前還沒有想到好的做法。書中提到許多大型的企業,都只是把舊想法執行得非常出色,例如Facebook只是一個更好更方便的社交聚會場所,滿足人們互動交流、尋求認同的需求,美食外送只是更方便滿足人們對飲食的需求。或許我不用苦思全新的想法,而是專注於帶給患者更好的服務,傾聽患者們的回饋,從中尋找可以優化的地方,持續學習。也不要吝於跟同儕分享好的想法,以前總擔心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夠好,有太多不必要的擔憂,然而這就少了很多得到批判性回饋的機會,藉由分享與討論,可以讓自己的想法塑造、定位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