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
矯正牙齒的治療,是一個辛苦又充滿期待的過程。等治療終於告一段落,把牙齒排整齊後,就能用更有自信的笑容展開新生活。
[st-kaiwa2]矯正後一定要戴維持器嗎?[/st-kaiwa2]
[st-kaiwa1]矯正後的維持器該戴多久?[/st-kaiwa1]
[st-kaiwa3]哪一種維持器比較好呢?[/st-kaiwa3]
矯正治療後最讓人擔心的問題,就是「復發」,指的是好不容易排整齊的牙齒,如果沒有配合戴維持器的話,就可能會再度亂掉。
因此在剛結束矯正治療的「維持期」,維持器的配戴是有必要性的,但是配戴維持器的時間與種類,則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以往研究的切入角度都是哪一種維持器最穩定?但是隨著醫療保健的經濟意識提高,也有不少人想知道,哪一種維持器最經濟實用?
[st_toc]
維持期該怎麼配合
在討論哪一種維持器最經濟實用之前,我們要先暸解「維持期」該怎麼配合。當我們結束矯正治療後,會移除矯正裝置,牙齒也會因此失去控制。
失去控制的牙齒,可能像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一樣,會到處亂跑。維持器就是我們的緊箍咒,可以幫忙牙齒安頓下來。
如果看過《西遊記》的人應該知道,孫悟空到最後就不需要緊箍咒了。維持器的配戴觀念也很類似,在一開始需要比較長的配戴時間,大約半年後,牙齒比較穩定,就可以縮短為睡覺時配戴即可。
進入維持期時,矯正治療造成的負擔也會減少很多,也不需要每個月回診。初期回診的頻率大約是一個月回診,接著3個月~半年回診,之後則每年回診確認即可。
如果有好好配合使用維持器,就可以讓牙齒維持在最理想的位置,但是在配戴維持器的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突發狀況。
佩戴維持器可能會遇到的突發狀況
維持器大約可以分為兩種,固定式與活動式的維持器。這兩種維持器各自有優缺點,並沒有絕對的好壞。
固定式的維持器,其實是一條黏著在牙齒背後的鐵絲,優點是不用主動配戴,比較輕鬆。缺點是容易造成清潔的死角,也可能會比較容易有牙周方面的問題。
活動式的維持器,沒有清潔死角的問題,移除維持器後就可以正常的刷牙。但是活動式的維持器,則可能會因為忘記或偷懶沒配戴而失去維持的效果。
不論哪一種維持器,都可能會遇到突發狀況。例如固定的鐵絲脫落,或是活動式的維持器裂開或焊接點斷掉等等問題。當維持器出現狀況時,最好第一時間回到診所調整或修復,才能確保最佳的維持效果。
哪種維持器最經濟實惠?
瑞典有一篇研究[1],探討哪一種矯正器最經濟實惠。其中詳細地列出患者在維持期的成本,得到每個患者在兩年追蹤下,平均要花費730歐元(約22950台幣)的成本。
牙科中探討成本的研究比較少見,但隨著醫療保健與經濟活動的發展,這樣的研究的確很重要,能夠幫助大家做出更合理的判斷。
研究團隊在瑞典,找了90位患者,分成3組進行實驗。實驗只有針對上排的牙齒進行統計分析,沒有著墨於下排牙齒。
①固定式維持器(固定4顆前牙)
②固定式維持器(固定6顆前牙)
③活動式維持器(透明維持器)
經過2年的追蹤時間,包含製作維持器的耗材、醫師人力、診療椅的使用與感染控制的費用,三種維持器分別是
①固定式維持器(固定4顆前牙):674歐元
②固定式維持器(固定6顆前牙):734歐元
③活動式維持器(透明維持器):778歐元
統計分析後的結果,三者之間在費用上沒有顯著差異。但是不難看出活動式維持器耗費最高,主要是因為耗材的費用較高,相較之下,固定式的維持器,在操作時間上的成本卻是比較高的。
維持器最重要的部分在於「維持效果」,而不是成本。研究也有針對維持的效果進行比較。在維持的效果上,只要正常配戴,則三種維持方式都有差不多的維持效果。
從結論來說,固定式的維持器,可能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但是以方便患者清潔,減少牙周相關問題為前提,願意不計較成本給患者活動式維持器的醫師,可能是更用心替患者著想的。
總結
矯正治療後都需要經過一段維持期,牙齒才能乖乖地待在理想的位置。等牙齒比較穩定後,維持器的配戴時間也可以縮短。
看了瑞典的研究,才發現當地醫師的人力成本,一小時高達333歐元(約台幣1萬元)。至於維持器的耗材費用,則與台灣沒有太大的差異。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