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牙根吸收是矯正治療常見的副作用之一,但少量的牙根吸收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困擾。
[st-kaiwa2]矯正治療前的牙周狀況會有影響嗎?[/st-kaiwa2]
[st-kaiwa1]哪些情況比較容易導致牙根吸收?[/st-kaiwa1]
今天要介紹一篇刊登在《美國矯正學會期刊》(AJODO)的文章[1],比較治療前的牙周狀況對於牙根吸收的影響。
[st_toc]
容易造成牙齦萎縮的情況
如果在矯正開始之前,牙周狀況就不好的話,比較容易產生牙根吸收的問題。牙周狀況不好,比較容易觀察到的臨床表徵是牙齦萎縮。
容易造成牙齦萎縮的原因大約可以分為兩種:
①牙周病
②外力
牙周病產生的主因是細菌堆積,讓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以及流失,但是只要能夠做好有效的清潔,就能避免牙周病的惡化。
外力包含刷牙太用力或是咬合傷害,都可能造成牙齦萎縮的問題。咬合傷害的主要原因是咬合不正,導致某幾顆牙齒受力特別重。
矯正治療是改善咬合傷害的好辦法,但是治療時間拖太長也可能造成牙齦萎縮的問題。
解剖構造造成的牙周問題
一般來說,亞洲人的牙齦與齒槽骨比較薄,相對西方人來說比較容易造成牙齦萎縮等等牙周問題。
當齒槽骨比較薄,牙根就比較難被骨頭妥善包覆,因此解剖構造也可能是造成牙周問題的原因,但並不容易被發現。
解剖構造可能導致牙根周圍的齒槽骨比較薄,產生穿孔(fenestration)或是裂開(dehiscence)的現象。
兩者分別是不同位置的骨頭缺損,可能在矯正治療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只是沒有拍斷層掃描因而沒有被發現。
根據中國的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統計顯示[1],78位患者之中,有10-15%的比例在矯正治療前就有穿孔或是裂開的狀況存在。
治療前牙周狀況的影響
牙周狀況不好的情況下,通常會請患者先控制好牙周狀況才會開始矯正治療,但是解剖構造的缺陷不一定會產生明顯的問題。
中國的研究團隊分析了78位矯正患者,並且在治療前後都拍了斷層掃描進行比較。
實驗主要比較上顎門牙的牙根變化,上顎門牙是矯正治療中移動量較大,也比較容易產生牙根吸收的位置。為了讓受試者的狀況較為一致,也排除了門牙阻生的患者。
最後統計結果發現,解剖構造產生的缺損不一定會與牙根吸收有關聯性,且治療前就有穿孔狀況的組別,跟牙根吸收的發生率沒有顯著相關。
然而,治療前有裂開(dehiscence)現象的牙齒,治療後牙根吸收問題明顯少了許多,或許這個結果跟齒槽骨缺損的位置有關,讓牙根在移動時,減少摩擦到較堅硬的皮質骨(cortical bone)。
總結
亞洲人的牙齒周圍組織通常比較單薄,容易產生穿孔或是裂開的現象,但這些現象不一定會表現出來,有可能需要透過斷層掃描的檢查才能夠發現。
直覺上齒槽骨比較脆弱的情況下,可能會比較容易產生牙根方面的問題。但實驗統計結果發現,在部分解剖構造缺損下,牙根吸收的現象反而比較不顯著。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