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矯正治療中有時候會遇到需要進行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的場合,這時候醫師或放射師會要求我們把矯正裝置移除。
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前,一定要先移除矯正裝置嗎?
不一定,不是所有情形都需要先移除!
最近就遇到一位患者因為實習需要,可能會拍MRI練習,而感到擔心的情形。不只擔心矯正治療中把矯正器移除,重新黏回去還要額外花時間,更擔心矯正治療的進度會不會受影響。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口內有矯正裝置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拍MRI。
矯正中是否可以進行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
我戴著金屬矯正器,可以進行MRI檢查嗎?
不銹鋼的矯正器,不會產生安全問題!
矯正器大多帶有金屬材質,對MRI檢查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矯正治療過程中,如果因為懷疑有疾病或是健康檢查需要,而打算進行MRI檢查的話,經常會被要求先移除矯正裝置,再進行MRI檢查。
基本上,矯正器使用的金屬材質,大多為不鏽鋼,根據英國牙科雜誌的研究,即使黏著矯正器在口內進行MRI檢查也是沒有問題的[2]。但是也要注意檢查的涵蓋範圍,不鏽鋼雖然不會產生安全性的問題,卻可能會對影像產生干擾。特別是頭部的MRI檢查,可能會影響判讀。
如果使用的是活動式的矯正裝置,只要在進行MRI檢查時先自行移除,等待檢查完後再戴上就沒有太多問題。
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是什麼
核磁共振造影,英文全名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一般都簡稱為MRI。MRI沒有輻射,相對於其他醫學影像檢查是很特別的,台灣在1998年底才引進第一台儀器。
與其他醫學影像檢查大多透過「放射線」來拍攝不同。MRI使用高強度的磁場,將人體暫時模擬成巨大的磁鐵,激發人體內的「氫原子」共振,原子核釋放能量並釋放出電磁波訊號,再用電腦分析訊號重組出影像,以產生影像。
在不會對人體造成額外輻射影響下,就能夠檢查身體內部的許多不同面向與角度,透視人體又不造成傷害。
MRI的強項在於檢查「軟組織」的問題,包含神經、心臟血管及韌帶方面的問題,因此對於腦中風的診斷或是提早發現都會很有幫助,高階的健康檢查通常有包含MRI這個項目。
然而MRI是藉由高強度的磁場改變氫原子的排列及旋進方向,因此檢查前必須將身上所有的金屬性物質移除,防止磁場扭曲而無法正確成像,若是金屬被磁場吸入可能會對生命造成危害,網路上也有鐵製椅子被吸進MRI儀器的影片[1]。
哪些情況下進行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需要先移除矯正裝置
因為MRI檢查是利用高強度的磁力,會對有磁性的金屬產生吸引力,這些物品可能會使MRI儀器造成損害,也可能會讓判讀的功能受到影響,呈現出比較不理想的影像。
此外,矯正裝置如果成分包含鐵、鈷、鎳等等有磁性的金屬元素時,容易因為磁力的干擾,對牙齒產生不當的力量,或是有脫離而刮傷口腔周圍的可能。
需要先移除矯正裝置的情況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原因
- 矯正裝置帶有磁性的金屬,可能會產生安全性的問題
- MRI檢查的位置包含頭部,可能會產生影像判讀的問題
並非所有情況的MRI檢查都需要事先移除矯正裝置,依照使用的金屬種類和拍攝範圍有所不同,可以先與雙方醫師溝通,找到適合的解決辦法。
總結
矯正治療是為了有穩定的咬合與美好的笑容而進行的醫療,MRI檢查則是為了早期發現或是診斷疾病,兩者對於健康的照護與檢查都是很重要的輔助工具。
當我們在矯正治療中需要進行MRI檢查時,可能會得到必須先把矯正裝置移除的請託或指示,但並非所有的矯正器都需要事先移除,即使看起來外表是一樣的金屬矯正器,內含的金屬成份可能完全不同。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建議可以先與自己的矯正醫師溝通,記錄下使用的矯正裝置名稱、數量以及使用的金屬種類。在MRI檢查時告知醫療人員,減少彼此的不安,也可能在不需要移除矯正器的情況下完成MRI檢查。
完成MRI檢查後,再進行矯正回診時,醫師也會仔細幫忙確認矯正器的位置以及黏著度,確認沒有受到影響後,才會繼續進行矯正治療。因此,有充分的了解與判斷之後,就可以安心地接受MRI檢查與享受矯正治療為健康帶來的好處!
參考
[1]https://youtu.be/6BBx8BwLhqg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j.bdj.201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