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
[st-kaiwa3]不同的矯正方式有什麼差別?[/st-kaiwa3]
現在矯正治療的選擇很多,讓人看了眼花撩亂,但是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功能性矯正(針對骨頭的成長發育,或是肌肉進行調整,如MRC)、矯正器的矯正(braces 或 brackets)、透明牙套(aligner)。
[st_toc]
功能性矯正
功能性矯正大多針對青春期,在成長高峰的青少年進行骨頭,或是肌肉的調整(兒童與青少年皆可),大致分成調整骨頭的functional appliances或是調整肌肉的 MRC(Myobrace),通常大部份是活動式裝置居多。
有些小朋友或青少年因為愛吸姆指、吐舌頭以及口呼吸等不良習慣,口腔周圍的肌肉給予牙齒過多不適當的力量,導致牙齒的排列受到影響。
針對這類問題,目前比較知名的是來自澳洲的Myobrace (MRC)訓練裝置。這類裝置並非直接將力量作用在牙齒,而是對口腔周圍的肌肉施予訓練,改善不良習慣並調整肌肉回復正常該有的協調狀態,自然地達到建立咬合的良好環境。
但這需要小朋友長時間配合,目標是口腔功能的提升以及生活品質的改善。
矯正器
使用矯正器的矯正治療就有更多分類及選擇了。矯正器需要黏著在恆牙上,治療對象是局部已換牙的兒童、或已經換牙完成的青少年以及成人,主要是針對「牙齒移動」來進行治療。
矯正器需要搭配矯正線來排列牙齒,目前較常見的矯正器可分為不同位置(唇側、舌側)、不同顏色(金屬顏色、接近牙齒的透明或白色)以及不同固定矯正線的方式(自鎖式、綁線)。
矯正線又有不同形狀(圓線、方線)以及材質(不鏽鋼、鎳鈦合金、LH鈦鎳合金等)的差別。矯正器與矯正線都是為了讓牙齒移動的媒介,隨著使用策略,並沒有絕對的優劣好壞之分。
不用在使用的材料上有太多執著,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醫師做治療即可。
透明牙套
透明牙套則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矯正方式,較為知名的是1999年開始提供服務的隱適美系統(Invisalign),使用數位分析方式來預測牙齒的移動軌跡,再做出可以微調牙齒移動的透明牙套。
隨著每個人的牙齒凌亂的程度不同,所需要的透明牙套數量也會不同,每一套都需要患者自律地配戴來進行治療。
許多人在決定要矯正後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透明牙套看起來很棒但很貴。
透明牙套沒有想像中方便
我自己經歷過透明牙套與矯正器2種治療方式,根據我自己的使用經驗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在矯正治療前我的牙齒是輕微的排列不整齊,是適合使用透明牙套的。
但是開始戴透明牙套後,喜歡吃零食的我感到很不方便,只要有透明牙套在口內就沒辦法咀嚼東西,每次穿戴透明牙套後都要刷牙,否則透明牙套也會長滿細菌而變黃。
我在當兵期間較難配合清潔,就先中止了透明牙套的治療。加上現在疫情緊張,要把手放進嘴巴應該也有一點不自在。
轉換成矯正器治療之後,原本以為會比較痠痛以及不舒服,事實上牙齒移動的痠痛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只要定期回診加上醫師有做好處理,也不太會發生鐵線刮傷粘膜的情形。
最有感的地方是不再需要每次吃東西前就先拆牙套,習慣之後可以正常的飲食,但是吃到比較容易卡牙縫的食物會造成不舒服,很想要趕快刷乾淨。
矯正器是黏著在單顆牙齒上,對於力量的控制與牙齒的角度排列會更精準。
相較於一般的矯正器治療,透明牙套大約可以治療二、三成的矯正案例,大概有七、八成的情況是不適合使用的,常見的使用情境有以下三種。
[st-mybox title=”適合使用透明牙套的情況” webicon=”st-svg-check” color=”#757575″ bordercolor=”#f3f3f3″ bgcolor=”#f3f3f3″ borderwidth=”0″ borderradius=”5″ titleweight=”bold” fontsize=”” myclass=”st-mybox-class” margin=”25px 0 25px 0″]
①輕微症例
②早先矯正過又跑掉的症例
③因故必須提早拆除矯正器的後續治療轉換
[/st-mybox]
因此在決定要做矯正時,還是要多跟醫師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st_af id=”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