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的問題,歡迎聯絡我矯正諮詢

矯正治療途中更換醫師,對於時間與結果的影響

你好,我的工作是牙醫師,同時間在研究所進修齒顎矯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齒顎矯正相關的話題。

矯正治療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有耐心才行。通常越困難的矯正治療案例,也會需要越長的治療時間。

待在醫院學習後,才發現很多困難的症例都會出現在醫院,通常都是不典型的咬合問題,也常常需要其他科別的配合。但也會有患者想要單純用矯正治療的方式完成,就會讓治療難度大幅提升。

[st_toc]

 

 

目錄

需要長時間的症例

簡單來說,想要單純靠矯正治療做到比較多改變,就會需要比較長的治療時間。拔牙的矯正治療通常會比不拔牙的治療花時間,多花10-12個月都是常有的事。

但就算是拔牙的矯正治療,通常也會在2-3年左右完成,確切的時間取決於身體的反應,如果患者比較年輕,牙齒通常也可以比較順暢地移動,此時就有機會在兩年內完成治療。相對來說,年長者的拔牙治療,就會花比較多時間。

此外,困難的症例也會花比較多時間。常見的困難症例包含

①唇腭裂患者

②嚴重的骨性問題,卻不想開刀

③牙齒數目或大小異常,或骨頭缺損等

④外傷後的牙齒

⑤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這些困難症例通常需要比較長的治療時間,3-5年,甚至更久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只要穩定地配合回診,就有機會做到令人滿意的治療結果。

 

醫院的住院醫師制度

矯正治療中的困難症例通常都會到大醫院進行,醫院有比較細的分科,可以結合不同專科組成治療團隊,在面對困難症例上也比較有優勢及經驗。

到醫院看診,會有主要負責的主治醫師,但是光靠主治醫師一個人沒辦法看完那麼多患者,通常會分派部分工作給住院醫師。

雖然主治醫師都是同一個人,但是住院醫師有輪替的制度,治療時間較長的患者,通常會遇到不只一位住院醫師。

如果前一位住院醫師結訓離開後,就會轉換到下一位住院醫師。轉換的過程中,醫病雙方都有不少需要適應的地方。

每個醫師對治療的細節,可能有不同的認知,完整掌握眼前患者的治療進度也需要花一點時間。

幸好大部分的教學醫院,在每次回診都會仔細地記錄或拍攝治療過程,就算轉換到下一位住院醫師,也可以透過回顧病歷與記錄的方式,快速掌握治療的進度。

 

治療途中更換醫師的研究

最近就有《美國矯正學會期刊》(AJODO)的研究[1],在討論轉換矯正醫師對治療的影響,並探討治療時間與治療後的結果是否也會受到影響。

研究找了兩組患者,由一位住院醫師完成治療的組別,與另一組患者,經歷兩位住院醫師才完成治療的組別。

分析的結果顯示,不論在治療時間、治療結果上,都是由一位住院醫師完成治療的比較好。

實驗的研究方向很值得關注,但是實驗設計的方式有一些問題,例如困難的症例本來就會花比較多時間,也比較難達到跟簡單症例一樣好的治療結果。

但是治療途中更換醫師,對於治療會產生哪些細微的影響,治療時間會不會延長,或是治療效果會不會有變化,則是大家會在意的地方。

 

總結

矯正治療的過程中最讓人擔心的問題就是醫生與患者溝通不良,雙方對於治療目標沒有共識的話,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通常困難的症例都需要比較長的治療時間,也更需要患者的配合,穩定的定期回診才有機會創造最好的治療結果。

希望透過矯正治療能讓每位患者充滿自信,並成為能開心愉快盡展歡顏的人。

 

​[st_af id=”3139″]

參考

[1]https://doi.org/10.1016/j.ajodo.2021.01.021

歡迎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