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的問題,歡迎聯絡我矯正諮詢

Adam M. Grant《給予》 讀書心得

「施比受更有福」出自使徒行傳20章35節,我們家沒有基督徒也沒有讀過聖經,但這句話從小就常常出現在家庭的品格教育中。我只把它當成一句格言,用來鼓勵我們學會付出,而不是當一個吝嗇的人。隨著時間成長,這句話也漸漸在腦海中消逝,就業後更是汲汲營營於金錢的追逐。《給予》這本書的作者亞當‧格蘭特,利用科學的方式舉證,讓我再次意識到給予的重要性,並落實在生活中。

    這本書將人分成兩類,給予者和索取者。索取者喜歡索取多於給予,做什麼事情都想要得到功勞或好處,我有一段時間也是這樣。給予者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讓他人獲得更高的價值,就會樂於奉獻,這也是我努力的目標,慢慢從家人擴展到朋友、以及不認識的陌生人。書中提到的研究結果發現,普遍來說索取者的表現會優於給予者,這很讓人沮喪,但最頂尖的一群人依然是給予者,索取者或許藉由掠奪資源而有平均之上的表現,卻沒辦法成為頂尖,如果目標是成為頂尖,這本書就很值得一看了。

 

    索取者會放大自己的功勞,認為一件事可以成功,自己功不可沒。如果之前有人告訴我,醫師並非知識工作者,我可能會很不開心。什麼是知識工作者呢?彼得杜拉克指出知識工作者跟勞工不同,知識在腦裡,能帶著走。然而研究發現即使是讀了很多書的醫師們,知識也很難帶著走,手術的成功率並不會隨著開刀經驗而增加,必須在特定的醫院才行,也就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性,遠比想像來得高。的確,牙科也是如此,跟不熟悉的助理配合,治療品質跟效率都會大受影響。因此我要感謝身邊給予我協助的人,沒有大家的幫忙,很多事情都會做不好。不居功可以讓團隊合作更好更長久。在登山界中稱作 expedition behavior – 野外活動充滿未知的風險,要避免單獨行動,需要團隊合作,互相幫忙讓大家一起前進。

 

    給予者樂於付出,但能量也不是無窮無盡,給予者倦怠就是一個例子,尤其是發現自己的付出並沒有真的幫上忙,這時候就要慢下來思考自己做的事情有沒有改善的空間,讓自己的付出有效的發揮作用,而不是盲目的給予。研究指出24歲以上的人如果從事志工服務,快樂程度、生活滿意度都會提升,憂鬱症狀則會下降。心理學上稱為 helper’s high, 給予行為可以激發腦中的獎勵與意義感相關中樞,助人時發出愉悅及使命感的訊號。研究指出一週兩小時的志願服務,一年內就會有顯著的效果。

 

    既然助人的好處多多,為何不馬上開始?我在20209月買了這本書,還沒讀完就開始搜尋志願服務的管道,台灣的志願服務媒合平台很完善,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服務單位,政府網站上還會幫忙累積服務時數,進行頒獎等等提高誘因。我在202011月找到合適的服務單位,12月完成受訓後,在今年一月成為正式的志工服務隊員,進行每週一次三小時的志工服務,期待自己持續志工服務一年後可以回顧產生的變化。也期待可以影響身邊的人一起加入。目前已經漸漸感受到書中所說,先改變行為,態度往往會跟著調整。

衛福部志工平台:https://vol.mohw.gov.tw/vol2/f12m/create

歡迎分享!
目錄